|
【氢减排】北京首提将氢减排纳入CCER市场交易,氢、风、光等减排如何核算!63
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,到2050年,氢能产业将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(CO2)排放;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,到2050年,氢气将实现CO2减排约7亿吨!清华大学李政教授认为要实现工业、交通和建筑这三个行业的深度减排,需要靠氢能。 为了促进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,8月1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《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(2021-2025年)》,方案提出,“建设碳交易中心氢能产业板块交易机制。”推动清洁氢产生的减排量纳入核证减排信用(CCER)市场交易 “建立较为完善的清洁氢认证、碳减排核算方法体系、碳交易机制等创新制度体系,推动清洁氢产生的减排量纳入核证减排信用(CCER)市场交易。” 1、CCER方法学综述1、方法学定义及作用 方法学是指用于确定项目基准线、论证额外性、计算减排量、制定监测计划等的方法指南,是审查CCER项目合格性以及估算/计算项目减排量的技术标准 基础。方法学由基准线方法学和监测方法学两部分构成,前者是确定基准线情景、项目额外性、计算项目减排量的方法依据,后者是确定计算基准线排放、项目排放和泄漏所需监测的数据/信息的相关方法(见图1)。 图1:方法学构成 方法学在CCER项目的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 项目设计阶段:必须在PDD中选择和应用经过批准的方法学; 项目审定和备案阶段:DOE和国家发改委专家评审委员会分别对方法学的合理应用进行审查; 项目监测阶段:将对方法学的具体实施,监测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检验; 减排量的核查与核证:DOE将对监测计划的实施进行严格的审查; 减排量备案:国家发改委专家评审委员会会对监测计划的实施进行严格的审查,如不能满足方法学的要求,减排量将无法得到备案或遭受一定的减排量损失; 因此,无论是CCER项目业主,还是CCER项目减排量购买方,都应对方法学的应用风险做发好防范,如在合同条款中做出相应安排,以降低项目开发成本或减排量交易损失。 方法学主要包括基准线、额外性、项目边界、减排量计算和监测计划等要素,其中CCER项目基准线设定是方法学的核心问题之一。基准线是CCER项目额外性分析和项目活动减排量计算的基础。表1列出了方法学的各要素,并进行了释义。 表1:方法学要素释义
3、 备案方法学及适用领域分析 截止到2016年8月10日,国家发改委已在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公布了九批共计193个已备案的CCER方法学,(见表2),其中由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(CDM)方法学转化174个,新开发19个;常规方法学105个,小型项目方法学83个,农林项目方法学5个(不包括生态修复)。2016年3月3日,国家发改委公布了5个常用的CCER方法学修订版本(见表3)。这些方法学已基本涵盖了国内CCER项目的适用领域,为国内CCER业主和开发机构开发自愿减排项目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。 表2:备案CCER方法学信息汇总
表3:修订CCER方法学信息汇总
表4 总结了各领域适用的备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。 表4:备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适用领域 在192个已备案CCER方法学中,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学有10个,其对应的项目领域详见下表5。 表5:常用备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及适用领域 4 、新CCER方法学开发流程 对于项目开发者来说,可以应用国家发改委已批准的CCER方法学,开发CCER项目,成本低、周期短;如果没有合适的CCER方法学,可以申请对已批准的CCER方法学进行修改或偏离,或者开发新的方法学,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备案,并提交该方法学及所依托项目的设计文件。申请备案新的方法学,需要60个工作日的专家技术评估时间和30个工作日的国家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时间,因而具有周期长、成本高、风险高的劣势(见图2)。 图2:方法学应用与开发 目前有18个新开发的方法学。新的CCER方法学开发流程见图3。 图3: 新CCER方法学开发流程 2、分布式光伏的CCER核算举例-绿色智慧能源杨军对于单体容量小、点多面广的分布式光伏而言,其年发电量和碳减排量是多少?以北京市装机容量为20k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例进行分析测算! 一、年发电量是多少? 根据北京市太阳能资源情况,安装角度为35°时,光伏年峰值利用小时数为1536.65h,考虑到79%的系统效率,等效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为1213.95h,在25年的运营期,光伏组件的发电衰减率按20%计算。 根据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常用的简化计算公式:L=W×H×η,其中L为年发电量,W为装机容量,H为年峰值利用小时数,η为光伏电站的系统效率,H×η为年等效利用小时数。 计算可知,20kW光伏电站的首年发电量为: 20kW×1213.95h=24.28MWh 按照10年衰减10%,25年衰减20%计算,25年的发电量情况见下表: 表1 北京地区20kW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 二、碳减排量是多少? 根据《联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》、《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方法学》、《广东省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碳普惠方法学》等与分布式光伏发电相关的自愿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,分布式光伏碳减排量核算周期以自然年为计算单位,减排量即为基准线排放量,也就是不安装使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,使用电网供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。简化的减排量计算公式: 式中:ERy为安装并运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第y年的减排量(tCO2/yr),BEy是第y年的基准线排放量(tCO2/yr),EGPJ,y是第y年由于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运行所发电量(MWh/yr),EFgrid,CM,y是第y年区域电网组合边际CO2排放因子(tCO2/MWh)。 根据《CM-001-V02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方法学》(第二版),组合边际CO2排放因子EFgrid,CM,y计算方法如下: 式中:EFgrid,OM,y和EFgrid,BM,y分别为第y年电量边际排放因子和容量边际排放因子,单位均为tCO2/MWh,采用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。WOM和WBM分别为电量边际排放因子和容量边际排放因子的权重。 根据方法学规定,对于太阳能发电项目,第一计入期和后续计入期,WOM=0.75,WBM=0.25。 查阅官方资料,最新公布的排放因子为生态环境部2020年12月29日发布的2019年度减排项目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。 ![]() 北京市属于华北区域电网,其2019年度的组合边际CO2排放因子: 按照2019年度的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,北京地区20kW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首年碳减排量为:24.28×0.8269=20.08(tCO2); 随着清洁能源装机比例的不断提高,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也有逐年降低的趋势,因此,实际核准的总碳减排量可能会比本文计算结果偏低。 3、CM-001-V02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方法学(全文22页) |